第74章 借尸還魂宦豎出招 走火入魔谷王謀逆(1)
劉信帶人將數萬貫獎勵將士的寶鈔送到張成的府上。幾天來,張成幾次派人來催,倒像是劉信欠了他錢似的。交割回來,轉過一個街角,前方一行四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居中那個人,步態、身形、一招一式都像極了一個人,啊——建文皇帝,十幾年前的影子歷歷在目,只是佝僂了些,更顯頹唐、喪氣。再仔細看時,四人已加快腳步,進了一個胡同, 不見了。
見鬼了,劉信揉了揉眼睛,又掐了自己一把,感覺到痛了。建文還活著,跑長沙來了, 早就風傳他在南方諸省鼠竄游歷,皇帝遣鄭和到海外去找,遣胡濙到各地去找,竟跑到長沙來了。來做甚?是報告朝廷,還是……
劉信猶豫著,躊躇著,對呀!必要時,借尸還魂也是一策,谷王成功了,他和吳智執掌大政,那將是顯赫天下、人人羨慕的美差。
劉信沒和隨從明說,只是追著急急地轉了幾道街,依然蹤跡皆無。想著建文十幾年的游歷,一定是練出了一雙鐵腳板,自己又如何攆得上?無奈,只好擱下,轉頭往王府而來。
虞廷綱死后,他與吳智議論過幾次,虞廷綱縱然死有余辜,但他的話也不無道理,今日情勢和建文年間大不相同了,單憑谷王三個護衛及招募的人馬,一共不足二萬將士,要與雄武的永樂皇帝爭位,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但箭在弦上又不得不發,此時若勸谷王回 頭,那結果必然也是和虞廷綱一樣,須知,谷王已走火入魔了。
吳智以善謀著稱,二人密議了多日,才想出了一個“擒賊先擒王”的招數。 “奴才叩見王爺千歲、千千歲!” “平身,看座。”見吳智、劉信二人一起來見,谷王有些詫異,但仍然是那副睡不醒的樣子,問道,“國老令公一天不知見孤多少次,何必這般拘禮?” 吳智奉承道:“岳麓山演兵,足以見王爺兵法之精妙、兵馬之強壯,也不愧當年的‘塞王’之稱。奴才慮的是,就是水師都操練好了,王府人馬也不過兩萬多人,比起今上的舉國之力來,猶九牛之一毛,兵力如此懸殊,又有何勝算……”
“你們是怕死,才和虞廷綱一般勸孤罷手?”谷王瞪起了眼睛。
吳智、劉信對視了一下,證明了自己的猜測:“不、不、不,奴才的命早交給王爺了,死又何懼?吳智說的是如何穩操勝券。”劉信趕忙解釋。谷王一張變了形的臉才略顯平整些。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既知自己兵不如人,就要想‘兵不如人’的法子,硬碰硬不成,只有智取。” 吳智一步步引出自己的妙計。 “老四當年就不知自己‘兵不如人’嗎?打了,且勝了。”谷王反問。《孫子兵法》他讀過幾遍,他的心里一直以為自己的軍事才能一點也不亞于當年的燕王,只是沒機會施展罷了。
“殿下,情勢不同了。”吳智解釋道,“當年建文削藩,親王或廢或囚,那馳馬若飛、 志在經國的湘王爺竟闔宮自焚了,那是多大的陰影?而燕王身處風口浪尖,連護衛親兵都被朝廷調走,反是死,不反也是死,再加上擁兵的親王們大多和朝廷不是一心,所以他成 了。可今日呢,皇上一方面學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不讓諸王帶兵了,又遷到內地,失了彪悍的根基;另一方面,對親王又大加賞賚,還增了俸祿,親王們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大都心向朝廷,今日之勢非彼日之勢了。”
吳智說著,朱橞的心中也一直在轉著、琢磨著,若不能穩操勝券,何如做個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親王,可訓練了多年的護衛軍兵也只當是游戲了?一想到皇帝的寶座,紫禁城的威勢,普天之下的臣民,他的心又有所不甘。
“繞來繞去還是勸孤王歇手嗎?” “也不是,殿下知道奴才的名字,吳智,關鍵就在這個‘智’字,智取。”吳智挺挺身子,癩蛤蟆眼習慣性地左右看看,低聲道,“殿下記得,今上即位之時,為答謝您的金 川門之功,曾賜予禮樂七奏,衛士三百吧?十幾年了,我們要加倍奉還,才顯臣對君、弟 對兄的恭敬和親密,主意就在禮樂上。我和劉信議了,從可信的護衛兵丁中,挑選以一當十、 武藝高強的壯士,教之以樂,習之以舞,一年半載練成之后,獻與皇帝,作為內應。我們 加緊操練人馬,一切準備就緒,找一個各方防衛都很松懈的節日,大王以獻燈為名,率親 軍進入京師,與樂舞壯士里應外合,拿了皇帝,占領皇宮,大王即宣布即位,詔告天下。”
“好主意!”朱橞“噌”地站起,異常興奮,走下寶座,癟下去的猴臉泛出了紅光, 手舞足蹈,“兵不血刃而得位,高!那時候,孤就是威震四海的大明天子,奉天殿里,親王、 群臣俯首,萬國使臣朝拜,那是何等威風?孤,不,朕再設大都督府和丞相府,張成就是朕的大都督,你二人就是朕的左右丞相,哈哈——” 谷王仿佛已當了皇帝,開始發號施令, 開始運用他那至高無上的皇權了。
這八字還沒一撇呢!見谷王有些得意忘形,吳智心中不悅,卻又不敢造次,與劉信對視了一下,說道:“殿下,您看這下一步……”
“下一步,你和張成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