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王貴妃殷殷助本心 金陵城頻頻傳噩耗(1)
二子漢王到樂安去了;三子趙王長期不在身邊,去年又去了彰德;五個女兒中,老大永安公主和老二永平公主現隨兩位因戰功封了廣平侯和富陽侯的駙馬住在北京;三個小女兒也分別于永樂初年依次出嫁,老三常寧公主下嫁西平侯沐英的小兒子沐昕,竟早早地舍他而去了;老四安成公主下嫁西寧侯宋晟長子宋琥;老五咸寧公主下嫁宋晟幼子宋瑛。或許是因為人到老年的緣故,如今皇宮里只有高熾一脈,永樂忽然就覺得孤獨了許多,寂寥之心無以言表。
他想去后宮走走,站起來又猶豫了。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但任順妃、李昭儀、呂婕 妤、魚美人,還有新納的幾個嬪妃,似乎都不入他的法眼,不是那些女人們不漂亮,而是他自己出了毛病。女人們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到他來,可他那寶貝家伙竟不識人間煙火, 長期打不起精神,嬪妃們在他跟前又百般拘謹,尤其是床上,最后只落得不歡而散。
也是奇怪,只有到了王貴妃、張貴妃的寢宮他才感到輕松,雖也是力不從心,但畢竟 一切還是順利的。久而久之,宮里閑言碎語,雖未直傳他陽痿,但說他和別的皇帝不一樣, 別人是喜新厭舊,有了新歡早把舊人甩在一旁;而他是喜舊厭新,新納的妃嬪扔在一邊, 偶爾只到王、張兩位貴妃的長安宮和長樂宮。
想著子女們一個個離他而去,想著近日在朝堂上就要議遷都的事,他心緒煩亂,心中莫名地竟有了幾分忐忑。皇帝雖一言九鼎,下面也和蹇義、夏原吉及內閣諸臣等透過風, 滿京城也議論著,一層窗戶紙就差捅破了。但大臣中若真有人堅定地持有異議,且理由充分,又該怎么辦?千頭萬緒,思慮煩亂,就有了找人說話的沖動,就有了一吐衷腸的想法。 加上他多日未到后宮,忽就產生了親近女人的感覺。看看日頭偏西,拔腳出了武英殿往北而來。不知不覺,不由自主就到了王貴妃的長安宮。
“臣妾見過陛下。”王貴妃道了個萬福。因身體不適,才從床上爬起,皇帝的突然到來,讓她來不及妝點,一副慵懶倦閑、弱柳扶風的樣子,煞是可愛。
永樂心里一動,想上前將她抱起,礙于眾多的內侍、宮女,說了句“平身”,便扶她起來,就榻邊坐下。
沈星兒等人退下后,貴妃道:“臣妾偶感風寒,臥床未起,既有違禮數,又擔心有染陛下,懇請皇上坐遠些,不恭之處還請皇上見諒。” 說著便往后挪了挪。 永樂卻往前湊了湊,附在王貴妃的耳邊:“天卿這是哪里話,要是朕正想‘有染’呢?” 貴妃紅暈飛腮,抿抿嘴,低頭不語。
永樂攬住她的肩問,“可否請了太醫?” “盛寅來過了,陛下沒聞到滿殿的藥香?” 永樂轉著頭,煞有介事地使勁嗅了嗅,似有所悟:“一來你的長安宮,朕的鼻子都放松了。”一句話,把貴妃逗笑了。 “塞外高原的兩大勢力,韃靼和瓦剌,”略一沉寂,永樂拉開了話題,“和的和,敗的敗,數年之內當不會再危我大明,朕的心就少操多了。天卿要好好調養身體,好好活著, 陪朕安享晚年,一個須發皆白的皇帝陪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貴妃走在御花園的百花叢中,老 人和鮮花,一老一鮮,也是一景,那該是件多么愜意的事。”永樂說著,站起來,凝望窗 外,好像已經進入了滿園芬芳而晚霞燦爛的夢境。
王貴妃鼻子一酸,險些落淚,皇上的深情她心領了。但她的身體不強,昨晚無風,天不顯冷,便在宮外小走了幾步,就走出了麻煩,真的是弱不禁風了。雖比皇上小了幾歲, 若論身體,還真不一定能陪皇上了。當然,皇上高興,她也不能掃興,萬機之余,讓他心情舒暢是女人的本分啊!
“皇上萬歲而萬壽無疆,”她動情地說,“皇上是天上的日月,亙古萬年;臣妾不過地上的燈火,瞬間即熄,燈火何能上裨日月?陪皇上走一段可以;剩下的,就由年輕的妃嬪們陪著。”
“愛妃差矣!”永樂認真地糾正,“皇帝號稱天子,也不過凡人,人吃五谷雜糧,一 樣生老病死,哪有什么千年、萬歲的?不過是臣民對皇帝的寄望和尊重罷了。秦皇、漢武何等英睿,竟去信奉什么長生不老,不惜靡費,求海煉丹,還不是被那些巧舌如簧的道士們蒙騙了,還不是落得了一抔黃土的結局?朕看得很開,完成了目下遷都的千年大計,庶務交與皇太子,此后就和卿等悠游暮年了。”
“陛下真要遷都北京了?”雖有風言風語,皇上卻第一次在她面前提起,讓她頗感驚訝。 “朕還只是打算,尚未和眾臣工議定,愛妃有何見識?”永樂破天荒地在后宮說起遷都,破天荒地征詢王貴妃的意見,這是他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話雖說的隨意,卻也表明他對朝堂議論的心里沒底,不自主地和心愛之人交流。
“沒有,沒有。婦道人家足不出戶哪有什么見識?”王貴妃忙謙遜道,“皇上為天下計、為子孫計,思慮周全,只是乍一聽說,事覺突然。仔細想來,這南京夏日像火爐,冬日比冰窖,倒是北京,除了冬季難熬些,夏天就舒服多了。” 哪怕是皇上一時的興奮, 她也不愿落一個議政的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