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曉友人遭綁架~受難 遇妖人忍羞辱……~無奈
有道是:“窮可交,富可敬,三教九流皆有用,廣結善緣多摯友,人生之路自寬闊。”自古至今,凡成就一番大事業之人,無一不是交友廣泛之輩。信陵君廣招食客三千,其勢之盛,令秦兵不敢輕易與之抗衡;孟嘗君憑門下賓客之力,得以順利通過函谷關。想那三國時期,關羽原為賣棗之徒,張飛本是殺豬之匠,劉備則乃落魄貴族之后,三人卻惺惺相惜,成就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且說那孔三少爺大鬧東州大劇院之時,徐震原本不以為意,只當是一樁小事,并未放在心上。他還悠然地讓鄉人與路修身、李義一同游街逛巷,領略這世間百態。
李義出身貧苦,盡管也曾見識過一些世面,但與九龍的繁華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尤其是九龍地區,貧富差距極大,貧困者一貧如洗,而富者則富甲一方。徐震為了盡地主之誼,特意安排鄉人帶路,帶著修身和李義前往繁華之地。李義驚嘆不已,連連稱贊,表示此生能來到如此繁華之地,真是不虛此行,引得路修身和鄉人哈哈大笑。
鄉人說道:“尊客您是徐老板的貴賓,盡管在九龍地界盡情暢游,無論吃喝還是游玩的費用,我們老板都已經全部付好了。”
李義激動地伸出大拇指,說道:“徐老板真是豪爽之人,這個朋友我們交定了!”
鄉人笑著回答道:“徐老板非常仗義,但凡遇到有困難的人,都會竭盡全力去幫助他們。而且,他對東州人士更是特別關照,將他們視為知己。”
李義聽聞喜出望外,說道:“路大哥正是來自東州,與徐老板是同鄉呢!”
“徐老板早在之前就有所囑托,路大哥曾經主管高陽縣,當地百姓都十分感念他的恩德,我也是東州人,當年也在路縣長的福澤庇佑下生活。只是后來追隨徐老板來到九龍謀生,多虧了徐老板的提攜,我們東州人才能在九龍站穩腳跟。”鄉人滿懷感激地說道。
路修身微微一笑,輕聲說道:“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以后還要仰仗徐老板幫忙尋找我的妻兒呢。”
鄉人連忙回應道:“徐老板早已許下諾言,一定會竭盡全力尋找,還請路大哥放心。”
路修身點了點頭,他注意到鄉人近日似乎面露愁容,而且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見到徐震了,于是關切地問道:“為何近日都未見徐老板呢?”
鄉人回答道:“徐老板有緊急事務需要處理,等處理完后,他自然會來找路大哥的。”鄉人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
路修身看出鄉人似乎有難言之處,心中暗自思忖:“或許他有不便言說的苦衷,既然他不愿多說,我也不好再追問。”
但是又轉念一想,如果遇到難處,或可幫上一幫,便話鋒一轉,說道:“兄臺似有惆悵,如果遇到難處,不妨與我們說道說道,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鄉人見路修身直接點中心中所思所想,一時啞口無言,只是說道:“小事一樁,小事一樁,不足掛齒。”
李義見鄉人吞吞吐吐,急的直抓頭,直接說道:“似你這樣太不痛快了,還把我們當兄弟嗎?如你這樣吞吞吐吐,我明天不再游街逛巷了。”
鄉人急了,說道:“我也有難言之隱,此事是徐老板特意交代的,不然我早就告知你了。”
李義見鄉人如此說道:“如果你不說,我現在就找徐老板,問他一個明白。”李義說完,似走之狀。
鄉人趕緊拉著李義,著急的說道:“你找不到徐老板,他被綁架了。”
剛說完,鄉人自知失語,趕緊捂住嘴巴。
路修身聞此消息,如五雷轟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瞪大雙眼,緊緊地盯著鄉人,聲音顫抖地問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鄉人被路修身那道嚴厲的目光射中,不禁渾身一顫。這種目光他曾在徐震身上見到過,如今卻突然出現在路修身身上,令他心生畏懼,連忙說道:“罷了罷了,我還是把一切都告訴你們吧。徐老板是怕你們擔心,所以特意囑咐我不要把與他不利的消息透露出去。”
鄉人定了定神,開始將東州大劇院發生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語氣中充滿了悲痛和無奈,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達千斤。說完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失聲痛哭起來。
路修身心如刀絞,他趕忙扶住鄉人,說道:“你放心,我明日就去走一趟,會會那孔三少爺,無論如何一定要救回徐老板!”
李義見此,堅定的說道:“還有我!”
路修身和李義在這陌生的地方舉目無親,心中倍感孤獨和無助。然而,徐震的熱情款待,如同一股溫暖的春風,吹散了他們心頭的陰霾。他的真誠與善良,讓兩人漂泊許久的心靈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尤其是徐震那坦誠之心、通達之理,更是深深地打動了他們,使他們認定徐震就是此生的摯友。
當路修身和李義得知徐震和月秀仙被綁的消息時,已是三日之后。在這幾日里,孔三少爺玩心大發,他每天逼迫月秀仙在戲臺上唱戲,而自己則在臺下盡情地戲弄徐震,將他折磨得遍體鱗傷。
第一日,月秀仙表演京劇《紅鬃烈馬》鬧窯降馬時,孔三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