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徐有貞:有些東西收了燙手【為蘇卿瑜"老板加更】
聽風軒因為其精美的菜品,體貼獨到的服務以及對客人隱私的保護,是金陵城中的達官貴人商討事情、接待貴客的首選之地。
金陵六部尚書、侍郎在此處包下了一整層樓,接待欽差。
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想跟進一步或者調往京師。
因為京師才是施展抱負的地方,在金陵和養老沒什么區別。
上一任的尚書、侍郎,有的被鎮國公清算了,有的借著朝中官員空缺的機會被調往了京師。
現在的尚書、侍郎都是后來者。
聽起來是一部的尚書侍郎,位高權重,但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若是沒有機遇的話,就只能在這個養老的位置上干到死。
他們之中有的人才四五十歲,這在官場上稱得上是年輕,還有很長的政\/治生命。
此時的聽風軒頂樓之上,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斷。
一個個都對徐有貞這位從京師而來的正三品大員恭維不已。
徐有貞笑容滿面,很是享受現在的這種。
他在京師的朋友不多,很多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喜歡媚上的小人,不屑與他為伍。
在部門之中,他的上面還有一二把手壓著,盡管有皇帝的寵信,但豈能像現在一樣,連正二品的官員都巴結自己。
權力地位,好像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想往上爬,不就是為了站在頂峰的時刻嘛?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也是說起了正事。
“諸位大人,在下奉皇命前來金陵,需與鎮國公接觸,但在下對鎮國公了解甚少,不知諸位大人可否說說?”
徐有貞開口,看向眾人,他也沒有用‘本官’這種稱呼,而是‘在下’這種謙稱。
這種簡單的人情世故,他是不會犯錯的。
盡管金陵官員的含權量比不了京師同部門的官員,但好歹品級在這里呢,面子還是要給的。
人與人之間不就是這樣嘛,你給我面子,我給你面子。
徐有貞沒有拿出那種盛氣凌人的架勢,這讓眾人很滿意,再看徐有貞時,也順眼了不少。
而且眾人都希望徐有貞回京之后能在皇帝面前為自己美言幾句,所以相當給面子。
只見一名尚書當即便給楊軒講述起了鎮國公楊軒的情況。
其余人等則查缺補漏。
通過金陵一眾官員的講述,徐有貞對鎮國公楊軒這幾年的經歷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再加上對鎮國公以前的了解,徐有貞心中也想好了后面見到鎮國公楊軒的時候怎么面對。
“鎮國公一向深居簡出,我等了解的也只有這么多了,也不知道能否幫助到徐大人。”
聞言,徐有貞笑著對眾人拱手道:“有這些已經夠了,徐某在這里再次感謝諸位大人。”
“若此次功成,徐某回京之后也會在陛下面前為諸位請功。”
有了徐有貞的這番話,在場的一眾金陵官員的臉上皆是露出了笑容。
“我等在此謝過徐大人了!”
眾人齊聲道。
接著,就有人將一份“特產”遞到了徐有貞的面前。
然而后者只是看了一眼,并沒有收下。
“諸位大人這是沒有把徐某當朋友啊!”徐有貞淡淡道。
這種具有明顯受賄性質,并且額度很大的錢財他是不會收的。
他想往上爬,就不會留下這種致命的破綻。
再說了,他也不缺錢,逢年過節,下面人孝敬的冰敬炭敬,以及領的幾份正三品的俸祿完全足夠使了。
說實話,冰敬炭敬嚴格來說也是受賄,但這已經是官場上的潛規則了,就連皇帝都默認了,鎮國公楊軒清算的時候也沒有拿冰敬炭敬說事。
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是誰都像于謙一樣,下面人的錢一文也不收。
人人都佩服于謙,人人都恨于謙。
他把道德標準拉的太高了,這就顯得其他人跟囊蟲一樣。
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官場上,還是不要太過特立獨行。
有些時候還是需要和光同塵的。
這就是現實。
聽到徐有貞這話,坐在其身旁的一名尚書當即道:“徐大人說笑了,我等是真心拿徐大人當朋友的。”
“既然拿我徐某當朋友,那就把東西收回去吧!”
“我徐某人做人是有自己的原則的,不該收的東西絕對不收,拿了燙手。”
“答應你們的事我會做到的,這點你等放心便是。”
“但最后結果如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