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玄武闕下兩營斗陣、荊州揚州四處來敵
北方總是如此,似乎春天剛剛過去,便已成了炎熱的酷暑,中間就好像沒有過渡一般。
此時正是夏日的三伏天。
烈火般的日頭,仿佛要灼燒一切一般。郊野在田間鋤草的農(nóng)民手握鐵鏟,此刻正揮汗如雨,今年是個好年,陽光充足的同時,雨水也極其充沛,農(nóng)人們的心此刻就與他們手中被曬得發(fā)燙的鐵鏟一樣極其火熱。在這種期盼豐收的心境激勵之下,再苦再累的活兒仿佛都不再令人痛苦。
城外,玄武闕下,禁軍中壘大營營地。
一支四千余人的禁軍正分列成四陣,在炎炎日頭下正訓(xùn)練的起勁兒。
雖然士兵們身上的制式領(lǐng)盆袖筒鎧甲早就被陽光曬得火燙,但卻似乎沒有人愿意停歇,依舊在校場中辛苦的揮舞著手中的招搖令旗與戈矛刀戟。
準確來說,是他們的長官,中壘將軍曹羲不愿意停下。
曹羲此刻頂著日頭,望了一眼遠處依舊生龍活虎的屯騎校尉司馬駿以及其麾下依舊活力四射的屯騎營,舉起水囊灌了一大口清水之后,繼續(xù)開始指揮麾下士兵艱苦訓(xùn)練。
新晉為中壘營軍司馬的王成,牛勝,韓千衛(wèi),以及被夏侯玄安排在屯騎營擔任軍司馬的蘇幕,此刻都是叫苦不迭。
“將軍!鄙砩弦录滓驯缓顾疂裢傅能娝抉R王成來到曹羲身旁說道:“讓弟兄們歇會兒吧,這天氣,熱死個人!”
“……好吧!币幌?qū)捜嗜岷偷牟荇寺砸怀烈,將手中令旗交給王成說道:“傳令各營,就近乘涼飲水!”
“唯!”王成接過令旗,大聲喊道:“將軍有令,各營就近乘涼飲水!”
遠處王成、牛勝、韓千衛(wèi)三人各自統(tǒng)帥的部眾,以及曹羲親自統(tǒng)轄的千人隊聽了將令之后,立即歡呼一聲,按照秩序退出校場,跑到各自屯部休息去了。
遠處,雖然只是少年但卻已有大將之風的司馬駿望著已經(jīng)散去的曹羲麾下四營部眾,也叫來了他麾下最近剛剛升任的軍司馬。
“蘇慕!”司馬駿擦了擦額上汗珠,下令道:“叫兄弟們也休息吧!
“是,將軍。”蘇慕說著接過令旗,傳訊去了。
蘇慕早已習慣了這兩部之間不知何時開始的較量,不過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雖然明白夏侯玄交給他的任務(wù),明白司馬家族的狼子野心,但是對于自己的上司,司馬駿這個勇武過人的少年將軍,他的的確確是十分喜歡的。
——————
這一年,已然是魏帝曹芳的正始二年,夏日的五月。
炎炎夏日尚未過去,朝中就接到了兩道十萬火急的軍事急報。
一份是都督荊豫諸軍事的都督夏侯儒傳來的消息:
吳主孫權(quán)派遣三路大軍大舉來犯,東吳偽車騎將軍朱然及其副將孫倫等率三萬大軍圍襄陽樊城;偽威北將軍諸葛恪率三萬大軍進攻六安,偽大將軍諸葛瑾則親率精銳大軍五萬攻取柤中!
而另一份急報,則是都督揚州諸軍事的都督王凌以及揚州刺史孫禮聯(lián)名上奏的:
東吳偽衛(wèi)將軍全琮進犯淮南,決芍陂灌溉之水灌城,燒安城邸閣,掠走民眾數(shù)千!
整個大魏朝堂,上至皇帝曹芳,大將軍曹爽、太傅司馬懿,下至群臣吏民,面對東吳孫權(quán)的大舉入侵,無不感到壓力倍增。
其實朝中重臣謀臣早就預(yù)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畢竟明皇帝駕崩不久,新主即位,正是國家多事之秋,按照吳蜀二地賊寇的習慣,進犯邊境也實屬平常,只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東吳的動作竟會這般隱秘、迅速、且聲勢浩大。
而在此之前,朝廷安插在東吳的校事傳來的情報大多不實,看來那位聲名遠播的東吳酷吏呂壹非但擅長捕風捉影,諜報工作也的確非同一般。
經(jīng)過朝堂廷議之后,太傅司馬懿主動請纓掛帥,請求出戰(zhàn),皇帝曹芳,大將軍曹爽一同商議過后,一致同意了司馬懿的請求。
年幼的皇帝聰明好學(xué),通曉國史,知曉司馬懿曾經(jīng)上庸神速破孟達、五丈原抵御諸葛孔明、遼東一載平公孫的事跡,自然明白這個老太傅的能力確實非凡;而大將軍曹爽也有自己的打算,司馬懿以年近花甲之身軀,冒著酷暑之熱氣,披堅執(zhí)銳親上戰(zhàn)場,如若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屆時再去收拾這個爛攤子,不但少了一塊大大的絆腳石,而且還可以借勢打壓司馬家族的氣焰,樹立自己的威嚴。如若司馬懿馳援荊州或者揚州順利成功,那功勞也是屬于自己陣營的夏侯儒與王凌的。
就這樣,朝廷一邊命令三面受敵的荊豫都督夏侯儒全力堅守,伺機退敵,一邊派遣太傅司馬懿親率三萬大軍趕赴荊州火速救援。
另一方面,王凌、孫禮所在的揚州兵力充足,且王凌、孫禮、諸葛誕等人盡皆是通曉兵機的人才,對手也只有全琮一人,因此朝廷沒有向揚州派遣援軍與將領(lǐng),而是令揚州都督王凌與揚州刺史孫禮一同統(tǒng)御諸將,自行抵御東吳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