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四年,九月十日,揚州,幻想鄉外海口。
微霧未散的清晨,漁舟泊岸。
一艘來自倭國的遣唐使船緩緩靠近碼頭,帆旗帶著濃重的異域氣息,赤金紋飾彰顯出其不凡身份。船身一側,一位青年身著白金紋束衣,腰佩短刀,面容清俊,略顯局促地站在船頭。
他,便是倭國中納言藤原仲麻呂之子——藤原君麻呂。
這次隨使團前來入唐,肩負著交流文化與探查內政的雙重任務。而他萬萬沒想到,唐境的第一步,竟踏入了這片不同尋常之地。
——幻想鄉。
這里,妖氣橫溢,天光晦暗。
才一腳踏上碼頭,四周便浮現出數道模糊的身影。
“咕咕……人類的氣息,好香。”
“看那衣著……是從東海彼岸來的?呵,怕是肉質細嫩。”
淡霧中,一群妖怪逐漸現形,有長爪如鉤,有蛇尾繞身,皆咧嘴低笑,逼近藤原君麻呂。
他面露驚懼,猛退一步:“救命……有沒有人——”
“——退下!
一道清朗聲音打破寂靜,接著火光如流星墜地,一團妖霧被一掌火焰擊散。
火焰中走出一位少女,白發如雪,紅衣如焰,眼神冷傲。
“誰……是誰?”君麻呂下意識擋在身前。
少女負手而立,眼神落在他身上,卻微微一凝。
“你姓什么?”
“在……下藤原君麻呂。”
少女一愣,隨即一笑,聲音低柔了幾分:“藤原……原來是父親的后人!
她轉身便走,聲音隨著風飄來:
“我叫藤原妹紅。若再遇到危險,我會救你!
手中一道紅紙符卷飄飛至君麻呂手中,緩緩展開——上繪出幻想鄉之地圖,密布迷林、幻河、浮石橋、歸人道。
藤原君麻呂捧著地圖,尚未從震驚中回神。
這時,一道青袍身影步入煙霧,長眉橫目,手持拂塵,氣息悠然。
“施主,此地不宜久留!
君麻呂下意識行禮:“先生是……”
“貧道張賢,大唐云游道士,常來此地除祟!
張賢雙指成劍,點破遠方一道妖影:“那些小妖不過殘魂,尚未結丹,見火而逃。走吧,我送你出去!
君麻呂頓感安心,連連點頭:“多謝道長救命之恩。”
“與你無關,是貧道今日運勢之命。但你是遣唐使,在唐境中需謹慎!
二人沿著歸人道行走,山路蜿蜒,靈氣充盈,藤原君麻呂偶爾望見空中飛鳥化形為人,或者霧中影現狐耳九尾,不禁倒吸冷氣。
張賢淡然道:“這幻想鄉,是我大唐開元年間遷民所建,早年因地脈特殊,聚了中日胡漢異流,又有妖怪精靈聚居于此!
“如此之地,為何朝廷不管?”
張賢笑了笑:“朝廷也非不管,只是——管不了!
“所以每年,都會派道門弟子來此坐鎮。像我這般,名曰‘逐妖之旅’,實則也是維系這片天地的一種方式!
藤原君麻呂恭敬拱手:“張道長所言,君麻呂受教了!
張賢腳步不停:“你在大唐的日子剛開始,入京之后,也許你會看到這世間真正的混亂與宏大!
“你是藤原家后裔,又得妹紅所救,說不定——你會有另一條不一樣的命運!
藤原君麻呂低頭一看,懷中的地圖微微閃光,似有靈氣流轉。
他望向前方蜿蜒山道,天光已漸漸升起,心中卻突然生出一股從未有過的清明與決心。
“看來,我在大唐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天寶十四年,九月二十日,長安。
秋高氣爽,梧桐葉落。長安坊市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馬聲、叫賣聲與梵音道號交織成盛世繁響。
藤原君麻呂身著淺灰遣唐裝,腳步輕快地踏入了這座他從小夢中向往的城市。
自從離開幻想鄉之后,他隨張賢道士一路南下,歷時十日,終于抵達了帝國之心。
今日他獨自游覽長安坊市,沿著朱雀大街一路東行,穿過幾條市巷,忽地眼前豁然開朗。
只見遠方一座巨大的朱紅神社立于山丘之巔,檐角飛揚,靈氣氤氳。香火之氣濃郁異常,殿前香客如云。
門口兩只鎮社狛犬兇悍威武,廟前石階百級,一道墨字牌匾懸于門額:
博——麗——神——社
“這是……”藤原君麻呂眼睛一亮,低聲念道,“大唐最大神社之一?”
他身邊一名賣香老者聽見,笑道:“小哥是外地來的吧?這神社啊,不歸朝廷管,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