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橫挑強梁李克用(4)張濬慘敗,喪師辱國
李克用重新平定昭義,將注意力再度轉(zhuǎn)向了北方。
此時,盧龍節(jié)度使李匡威攻陷蔚州(河北張家口蔚縣),俘獲刺史邢善益;赫連鐸勾結(jié)吐蕃、黠戛斯,進攻遮虜軍(山西忻州五寨縣西北),斬殺了軍使劉胡子。
李克用派大將李存信、李嗣源發(fā)兵進擊,大勝,俘斬萬余人。李匡威之子李仁宗,赫連鐸女婿也在此戰(zhàn)中被擒。李匡威、赫連鐸逃走。
李嗣源是李克用“十三太!敝,為人謹慎持重, 不喜言談,后來當(dāng)上了“五代十國”中后唐第二任帝王。
十月,在陰地關(guān)停留三月之久的官軍,一路閑逛著向汾州(山西汾陽)開進。
李克用派薛志勤、李承嗣率三千騎兵屯駐洪洞(山西臨汾轄縣),李存孝率兵五千屯駐趙城(舊縣名,位于洪洞縣趙城鎮(zhèn))。
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治所陜西華縣)韓建,率三百壯士趁夜襲擊李存孝營寨,被李存孝發(fā)覺,提前設(shè)伏等待。韓建作戰(zhàn)不利,邠寧、鳳翔兩軍不戰(zhàn)而走。河?xùn)|軍乘勝追擊,追至?xí)x州(山西臨汾)西門。
張濬出城迎戰(zhàn),再敗,唐軍死傷近三千人。邠寧、鳳翔、保大、定難等軍倉皇渡河向西逃歸。張濬還能指揮的只有禁軍和宣武兩軍,合計萬余人。不得不與韓建退入晉州固守,不敢出城一步。
十一月,李存孝率軍攻打絳州(山西運城新絳縣),刺史張行恭棄城逃走。
李存孝再攻晉州,打了三天,對麾下眾將說:“張濬是宰相,把他俘獲沒任何好處;再說天子的禁軍,也不應(yīng)輕易加害。”于是主動率軍退出五十里外,扎下大營。
張濬、韓建這才得以從含口(山西絳縣西南)撤離,翻越王屋山抵達河陽(河南焦作孟州市),再拆毀百姓房屋做成竹筏渡河西歸,所率五十二都新募禁軍失亡殆盡。
昭宗上任兩年,好不容易積累下的一點家底,被張濬徹底敗光。在有刀就是草頭王的亂世,失去了軍隊的擁護,也便再沒了與群雄抗衡的本錢。
當(dāng)初,李克用抓獲孫揆,讓一名戰(zhàn)俘帶著他的訴冤信返回長安交給昭宗,稱:“臣父子三代,蒙受四朝國恩。先后擊破龐勛,剪滅黃巢,廢黜襄王(朱玫擁立襄王李煴為帝,被李克用擊敗),保存易定(河北易縣、定州兩地)!
“陛下今天能頭戴通天寶冠,身佩傳國玉璽,未必不是臣的功勞!如因攻取云州而定臣于罪,那么拓跋思恭攻取鄜延,朱全忠侵犯徐鄆(江蘇徐州,山東鄆城東),朝廷為何不出兵征討?難道只因我是沙陀人,就活該挨打!”
“朝廷危難之時,贊譽臣是伊尹、呂尚;一旦危險解除,又罵臣是陌域蠻夷。如果這樣,當(dāng)今天下但凡手握兵權(quán)建功立業(yè)的人,有誰不怕被陛下將來責(zé)罵!”
“況且如臣有罪,朝廷自有律法,何必在臣危急之時、衰弱之際趁機加害!張濬既已出師,我自不會束手,現(xiàn)已集結(jié)胡、漢聯(lián)兵五十萬,與他一決生死。如果不勝,甘受制裁。否則,臣將率輕騎直奔長安,當(dāng)面向您申訴奸臣罪狀,再到監(jiān)獄自首,等待處罰。”
等到這份奏折交給昭宗,張濬已兵敗潰散,朝廷上下震驚恐慌。
所謂墻倒眾人推,張濬、孔緯違背眾意,極力主戰(zhàn),結(jié)果卻敗得連底褲都沒了,自然要承擔(dān)責(zé)任。
大順二年(891年)正月初九,詔令免去張濬、孔緯宰相職務(wù),將張濬貶為鄂岳(湖北鄂州、湖南岳陽)觀察使,孔緯貶為荊南節(jié)度使(治所湖北荊州)。
楊復(fù)恭借機派人在長樂坡(西安市城東長樂東路)劫持孔緯,砍斷了他的節(jié)度使旌節(jié),搶光了他的錢糧物資,只留他一人狼狽逃離。
李克用遣使上表:“張濬拿陛下的萬代偉業(yè),來換取個人的一時虛名!他本知道臣與朱全忠有血海深仇,卻與他暗中勾結(jié)。臣現(xiàn)在身無官職,又是罪人,不敢再回到河?xùn)|軍鎮(zhèn),只得暫居于河中(山西永濟)。是進是退,全憑陛下指示!”
這話看著客氣,實則充滿威脅。你朝廷要是不給我個說法,我就率軍渡河打過去!
朝廷只得恢復(fù)了李克用官爵,讓他返回河?xùn)|治所晉陽(山西太原)。
同時,再將孔緯貶為均州(湖北丹江口市)刺史,張濬貶為連州(廣東清遠連州市)刺史。
二月,再張濬貶為繡州(廣西桂平南)司戶。
如果說刺史還是五品官職,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地市級領(lǐng)導(dǎo),司戶可就是撤到底了,再無可撤。
張濬沒臉也不敢回返長安,只身逃往華州(陜西渭南華州區(qū)),依附韓建。思來想去,全天下也只有朱全忠能救他,便聯(lián)合孔緯向朱全忠求救。
朱全忠上表替他倆申冤,有了朱全忠的支持,朝廷不敢追究,任由他們自便。
后來朱全忠將昭宗劫持到了汴州,擔(dān)心張濬胡說八道,挑動天下作亂,派將領(lǐng)張全義屠滅了張濬滿門。
回頭再來簡要復(fù)盤一下此次作